怀化市公共文化云基层智能服务端
当前位置:信息资讯> 今日雨水 | 会同图书馆带你了解“雨水”

今日雨水 | 会同图书馆带你了解“雨水”

信息来源:会同图书馆     浏览量:556     2021-10-15

1.jpg


雨水是24节气中的第2个节气。每年的正月十五前后(公历2月18-20日),太阳黄经达330度时,是二十四节气的雨水。此时,气温回升、冰雪融化、降水增多,故取名为雨水。雨水节气时段一般从公历2月18日或19日开始,到3月4日或5日结束。雨水和谷雨、小雪、大雪一样,都是反映降水现象的节气。


从雨水开始,太阳的直射点由南半球逐渐向赤道靠近,这时的北半球,日照时数和强度都在逐日增加,在中国黄河流域,气温逐渐回升到0℃左右,冰雪融化、降雨开始。因为二十四节气的起源地就是黄河流域一带,人们看到降水由雪变成了雨,因此给这节气取名“雨水”。


而雪是冬季的重要标志,进入雨水节气时,我国北方一些地区仍下雪,尚未走出冬天的范畴,仍是很冷。南方的西南、江南的大多数地方都是一幅早春的景象,日光温暖,早晚湿寒,田野青青,春江水暖。华南地区则是春意盎然,百花盛开。云南南部地区已是春色满园。雨水时节,天气变化不定,是全年寒潮过程出现最多的时节之一,忽冷忽热,乍暖还寒。


中国古代将雨水分为三候:

一候獭祭鱼;

二候鸿雁来;

三候草木萌动。 


七九河开,水獭开始捕鱼,

将鱼摆在岸边如同先祭后食的样子;

五天过后,大雁开始从南方飞回北方;

再过五天,在“润物细无声”的春雨中,

草木随地中阳气的上腾而开始抽出嫩芽。

从此,

大地开始渐渐呈现出欣欣向荣的景象。


节气养生


在雨水节气之后,随着降雨有所增多,寒湿之邪最易困着脾脏。同时湿邪留恋,难以去除,故雨水前后应当着重养护脾脏。春季养脾的重点首先在于调畅肝脏,保持肝气调和顺畅,在饮食上要保持均衡,食物中的蛋白质、碳水化合物、脂肪、维生素、矿物质等要保持相应的比例。同时还要保持五味不偏,尽量少吃辛辣食品,多吃新鲜蔬菜、等。其次,要注意健脾利湿。内以养护脾气,外以清利湿邪,从而达到养脾的目的。春寒料峭,湿气一般夹"寒"而来,因此雨水前后必须注意保暖,预防倒春寒,切勿受凉。同时少食生冷之物,以顾护脾胃阳气。平时可多吃些诸如鲫鱼、胡萝卜、山药、小米等食物,以达到健脾的目的。



《春夜喜雨》[唐]杜甫

好雨知时节,当春乃发生。

随风潜入夜,润物细无声。

野径云俱黑,江船火独明。

晓看红湿处,花重锦官城。


《临安春雨初霁》[宋]陆游

世味年来薄似纱,谁令骑马客京华。

小楼一夜听春雨,深巷明朝卖杏花。

矮纸斜行闲作草,晴窗细乳戏分茶。

素衣莫起风尘叹,犹及清明可到家。


最新信息